德國IFM傳感器O5D100今日到貨,德國IFM激光測距傳感器如何測量距離。激光測距傳感器測量距離的原理和方法相對直接。下面是一些主要步驟和概念: 首先,激光測距傳感器會發(fā)射一束激光脈沖,這束激光脈沖隨后會向目標物體傳播。當激光脈沖接觸到目標物體時,部分激光會反射回來,就像光線從鏡子反射一樣。 然后,激光測距傳感器的接收器會接收這些反射回來的激光脈沖。由于激光脈沖在傳播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通過測量激光脈沖從發(fā)射到接收所需的時間,可以推算出激光脈沖往返于傳感器與目標物體之間的總時間。 接下來,利用光速是一個常數(shù)的原理,可以將總時間轉換為激光脈沖在空氣中的傳播距離。具體來說,由于光速(在真空中)大約是每秒300,000千米,所以可以通過將總時間乘以光速,再除以2(因為時間是往返的),就可以得到傳感器與目標物體之間的距離。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測量方法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空氣密度、溫度、濕度等,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光速的傳播速度。因此,在一些高精度要求的應用中,可能需要通過一些校正算法或輔助設備來提高測量的精度。 此外,不同類型的激光測距傳感器可能采用不同的測量技術,如相位法、脈沖法、多普勒法等,每種技術都有其特定的優(yōu)點和適用場景。但無論采用哪種技術,其基本原理都是通過測量激光的傳播時間或相位變化來推算出目標物體的距離。 最后,IFM傳感器可能還包括一系列信號處理電路和算法,用于從接收到的激光信號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消除噪聲和其他干擾因素的影響,以提供更準確、可靠的測量結果。 綜上所述,激光測距傳感器通過發(fā)射激光脈沖,測量其反射回來的時間,再利用光速恒定的原理,計算出與目標物體之間的距離。這種方法在多種應用場景中都非常有效,能夠提供快速、準確的距離測量 激光測距傳感器:先由激光二極管對準目標發(fā)射激光脈沖。經(jīng)目標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傳感器接收器,被光學系統(tǒng)接收后成像到 雪崩光電二極管 上。雪崩光電二極管是一種內(nèi)部具有放大功能的 光學傳感器 ,因此它能檢測極其微弱的光信號。記錄并處理從光脈沖發(fā)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經(jīng)歷的時間,即可測定目標距離。 IFM傳感器的產(chǎn)品特點 測量范圍廣,響應速度快; 遠距離測量無需反光板; 測量精度高量程大; 905納米安全激光對人眼無傷害; 體積小安裝調(diào)試方便; 在線式連續(xù)測量達到無人值守連續(xù)監(jiān)測 東莞市廣聯(lián)公司主要做歐美品牌,我們在德國、美國有公司,可以采購歐洲任何國家的品牌,比如德國的優(yōu)勢品牌有:德國KOBOLD科寶,德國EGE,德國寶德BURKERT,德國HAWE哈威,德國REXROTH力士樂,德國HYDAC賀德克,德國PILZ皮爾茲繼電器,德國IFM易福門傳感器,德國E+H恩德斯豪斯,德國海德漢HEIDENHAIN,德國P+F倍加福傳感器,德國HIRSCHMANN赫斯曼工業(yè)交換機。美國MOOG穆格,美國ASCO電磁閥,美國MAC電磁閥,美國NUMATICS紐曼蒂克,美國PARKER派克氣動液壓,美國VICKERS威格士。英國海隆諾冠NORGREN,意大利ATOS阿托斯,意大利CAMOZZI,意大利UNIVER等。我公司具有良好的市場信譽,專業(yè)的銷售和技術服務團隊,憑著多年經(jīng)營經(jīng)驗,熟悉并了解市場行情,贏得了國內(nèi)外廠商的支持。 德國IFM傳感器O5D100今日到貨 O5D100通過時間間隔原理達成的極長量程 可靠的背景抑制和獨立于顏色的檢測 帶有顯示屏和按鈕,用于準確的開關點設定 可與物體呈斜角 光滑表面的可靠檢測
技術參數(shù) 電氣數(shù)據(jù) |
---|
工作電壓 [V] | 10...30 DC; (符合cULus - Class 2標準) | 電流損耗 [mA] | 75; (24 V) | 防護等級 | III | 反相保護 | 有 | 光線種類 | 紅光 | 波長 [nm] | 650 | 使用壽命 [h] | 50000 | 總的輸入/輸出 |
---|
輸入和輸出總數(shù) | 數(shù)字輸出數(shù)量: 2 | 輸出 |
---|
輸出數(shù)量 | 2 | 電氣設計 | PNP | 數(shù)字輸出數(shù)量 | 2 | 輸出功能 | 常開/常閉; (NC+NO) | 每個輸出大電流負載 [mA] | 100 | 開關頻率DC [Hz] | 11 | 短路保護 | 有 | 短路保護類型 | 脈沖 | 過載保護 | 有 | 監(jiān)控范圍 |
---|
光斑直徑大值 [mm] | 5 | 光點尺寸參考 | 2 m | 檢測范圍滯后 [%] | < 2.5 | 注意監(jiān)控范圍滯后 | | 背景消隱可用 | 有 | 背景消隱 [m] | < 20 | 測量/設定范圍 |
---|
測量范圍 [m] | 0.03...2 | 測量頻率 [Hz] | 33 | 接口 |
---|
通信接口 | IO-Link | 傳遞類型 | COM2 (38,4 kBaud) | IO-Link revision | 1.1 | SDCI標準 | IEC 61131-9 | IO-Link Device ID | 372d / 00 01 74h | 外形 | Smart Sensor: Sensor Identification; Binary Data Channel; Process Value; Sensor Diagnosis | SIO模式 | 有 | 模擬過程數(shù)據(jù) | 1 | 二位輸出過程數(shù)據(jù) | 1 | 處理周期小值 [ms] | 6.6 | 工作條件 |
---|
環(huán)境溫度 [°C] | -25...60 | 注意環(huán)境溫度 | | 外殼防護等級 | IP 65; IP 67 | 外部光線抵抗力大值 [klx] | 10; (物體上) | 認證/測試 |
---|
EMC電磁兼容 | | 激光防護等級 | 2 |
|